特色疗法

1、古法针刺治疗脑瘫

        患者马某某,男,8岁,2006年12月因早产出生于文登人民医院,5~6月时发现颈部软弱无力,肌张力低下,就诊于文登人民医院,诊断为“脑瘫”,随后转诊于山东省儿童医院,行颅脑CT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此后2008年至2012年间断就诊于青岛脑病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症状轻微好转。因肌张力增高,2013年7月就诊于威海海大医院,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患儿肌张力降低,但无法自主坐卧,于2013年9月就诊于威海中医院针灸一科,就诊时症见:全身肌张力低下,髋关节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不能独立坐卧及行走,吞咽和构音障碍,流涎,无法与他人交流,姜义明主任给予古法针刺治疗。

        姜义明主任根据《素问·热论》:“巨阳者,诸阳之之属,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之气”。阳气者,柔则养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采用古法针刺为之调肾中元阳以治。通过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疏通经络、强筋壮骨,取穴以督脉腧穴为主,每次施术仅1~2分钟。

        姜义明主任使用古法针刺治疗6次后,患儿可自主坐卧,13次后,腿部较前有力,能自己站立,家人搀扶可以行走两三步,16次后,可以左右手配合做打扑克等小游戏,20次后,可以做一些指令性动作,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25次后,自己主动要求进行针灸治疗并尝试学习一些复杂的言语及精细动作。现正在继续接受姜主任的治疗。

 

 

 

 

2、威海市中医院成功运用中西医结合新技术治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近日,威海市中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新技术,成功治愈一例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76岁的患者马某,2年前因“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行右下肢高位截肢术。 1年前,左小腿又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症状为持续性,向肢端蔓延,趾端颜色紫暗伴皮温低,曾在当地医院行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个月前,患肢左小腿中段起一水泡,后破溃,溃疡面积逐渐扩大,疼痛逐渐加重,夜不能寐,当地医院建议再次行高位截肢术,家属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辗转来到威海市中医院,就诊时,左小腿中段可见5*6cm、3*3cm两处溃疡,胫骨外露。

        医院外科李俊主治医师接诊后,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内服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局部清创,并根据创面情况适时植皮治疗,经一系列对症处理,患者溃疡愈合良好,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基本接近正常,住院23天痊愈出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常见于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的老年患者,近年有多发趋势,如果出现明显下肢疼痛、凉及跛行,则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治疗,免除肢残痛苦,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

       目前威海市中医院外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隐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等技术,已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得到业内专家对的认可。

       主治医师李俊,女,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从事普外工作20余年。理论基础知识全面,工作态度严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手术技巧,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准确,效果优良,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糖尿病足、丹毒及各种顽固性静脉性溃疡等周围血管病。能将外科技术与祖国传统医学紧密结合,注重标本兼顾和长期治疗,为广大患者特别是周围血管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一条经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的新捷径。注重科研创新,由其主持研制的消肿散痛垫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肯定。

 

3、针刺对青光眼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常见的青光眼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根据症状的描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中医的古籍中被称之为“绿风内障”,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则被称之为“青风内障”。

针刺治疗青风内障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如《秘传眼科龙木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书中均有记载,在《外台秘要中》有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青光眼的记载。

当代用针刺治疗青光眼的报道,文献始见于1956年,发现针刺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眼压。之后的50多年一直有所报道,最常用的穴位有睛明、风池、行间等,根据医生个人经验的不同而采用的穴位及手法均有所不同。

我们采用针灸治疗青光眼开展于近5年,主要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病人及术前或术后出现视神经萎缩的病人,而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较少,临床上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根据我们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眼压的控制及视神经萎缩均有一定的疗效,若同时结合中药治疗,疗效更好。但对不同的青光眼患者要进行辩证论治,即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病人根据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取穴有所不同,针刺的手法也不同,这与现代医学所采用的同一种降眼压药物来治疗不同的青光眼患者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临床中遇到治疗效果非常好的病人有5例,并非个例,这在现代医学看来或许是不可能的,所以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威海捌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